育儿宝典

孩子不笨,为什么却表现得不够好

时间:2014-11-23 9:26:40  作者:admin  来源:杂志|书本  查看:295  评论:0

孩子不笨,为什么表现不够好?孩子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吗,能不能再进一步?这些问题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事实上,孩子是否拥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是否会学习,这才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家长不可能给孩子提供一切学习的平台,而老师也不能教给孩子一切所需的知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智力是可以培养的。当孩子具备这种能力时自然而然就会更聪明,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首先,对于外界信息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是其聪明与否的起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忙于工作、家庭事务的上班族父母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常会有小动作,小屁股在椅子上总会扭来扭去?为什么给孩子讲一遍总是听不明白,非得重复好多次?为什么孩子学东西的时候总是坐不住?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自己孩子的成绩总是不如人呢?……时间久了,家长就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是不是孩子不注意听讲、太贪玩、不喜欢学习了?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如此。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的孩子学得快,而有的孩子却学得慢呢?科学研究证实,对于外界信息,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会通过视觉、听觉这两个渠道来接受新知识,如果这两个渠道没有完全畅通,孩子大脑所接受的信息就会打折扣。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孩子,在若千年之后,彼此之间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实际上,恰恰是因为每个孩子吸收知识的差异而导致了这种差距,而这种差距即便是依靠刻苦努力、重复学习也并没有因大脑本身接收渠道的通畅有所改善而发生变化。

    其次,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聪明程度。

    先来认识一个概念——智力因子。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智力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是由很多个智力因子组成的。大脑智力分为一百二十个智力因子。分别掌管着人们对不同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而且每个人的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也是不相同的。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存在这种差异,所以在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接收、处理、转换、运用时,不同的人表现出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说,有的人特别擅长写作,他写的文字总是那么生动而流畅;有的人擅长谈论,对于某一话题他会展开滔滔不绝的评论;有的人善于处理图形类信息,他会在很短时间内设计出时尚又美观的房间,而且对于色彩以及饰品的运用也是恰到好处;有的人对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数字和符号很敏感,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这些数字和符号中看出关联、作出分析。

    我们都知道,正是通过人体的感官系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输入我们的头脑中,于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分门别类,便有了图形类、符号类、语义类等信息。而完成对输入到头脑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思维。事实上,思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完成这个过程,如认知、记忆、评价、聚敛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恰恰是我们的思维能力决定着我们的智力水平。

    既然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如此重要,所以,作为家长就应该在了解孩子在处理类别信息时所表现的不同能力的前提下。及早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他们的思维结构趋于平衡,全面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才有助于发挥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优势,改善他们的弱势。

    最后,注重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孩子更聪明。

    固然孩子聪明与否会受到先天遗传及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与制约,但是,后天开发与培养更为重要。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正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这种思维训练是通过游戏的方式,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刺激孩子的智力因子,从而让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均衡发展自我的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毫无疑问,这种能力不但能使孩子的思维更灵活、更具创造力,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和体验。下面这个小朋友就是思维训练的受益者。

 

    美美从三岁半开始参加思维训练。以前的她遇到什么事情不是叫妈妈就是喊爸爸,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后来,在进行了思维训练后,美美渐渐学会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一天早上,美美洗漱时不小心把漱口杯掉在了地上,衣服袖子也给弄湿了。妈妈看到了,本想给她换一件新的,可是美美却说:“不用了,这件衣服刚穿上,我把纸巾垫在袖子里就行了。哦,妈妈要不你用吹风机帮我吹干袖子吧。”

 

    很显然,这是一个懂得变通、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而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能力跟其长期以来的思维训练不无关系。要知道,无论家长如何绞尽脑汁为孩子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这一切终将被信息和科技的发展所更新,而帮助孩子建构更高水平的获取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思维能力才是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智慧。

 

 

 

 

 

    Admin支招:

    每个孩子在智力发展的具体方面各有长短,不能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应注意发挥孩子的长处,补足其弱点。

    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不要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培养孩子善良、自信、孝敬祖辈、乐观、抗挫能力等品质,要知道,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家长不能顾此失彼。

标签:现实生活 小动作 上班族 起点 能力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出处意·不吐词
网址:http://www.imb2c.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Copyright © 2022  imb2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站长
渝ICP备140024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075号

Powered by OTCMS V2.89